讓世界更智能,讓生活更簡單
作為新型的河流流量監測設備,尤其是在國家大力發展智慧水利的政策下,雷達流量計一夜之間成為新寵。前面我們有專門的文章講到過雷達流量計是什么以及如何正確安裝。那么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雷達流量計的測流原理以及在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來講解:
1、雷達流量計表面流速測量:基于多普勒效應的流速傳感器發射 24 GHz(K波段)頻率的雷達波信號到水體表面,然后測量被水體流動而改變了頻率的反射信號,通過波譜分析確定局部表面流速VL(點流速)。
2、雷達流量計水位測量:水位傳感器垂直向水面發射一個脈沖信號,通過測量發射時刻與收到水面反射時刻的時間差,據此換算出傳感器到水面的距離及對應的水位。
3、流量計算:根據雷達流量計內置的測站渠道的橫截面幾何參數和測得的水位值,即可計算出過水斷面面積A(h)。通過雷達流量計集成的水力學模型將表面流速VL轉換為斷面平均流速Vm , 即 Vm = f(VL),則流量 Q = A(h) × Vm
4、雷達流量計安裝、維護方便,且干擾因素少,但是至少要注意以下問題:
1)低流速可能測不到。國際規定小于0.15m/s不建議用雷達測流速,國內低于0.30m/s不建議用雷達測流速;
2)要根據不同的工程現場(邊界條件:渠道斷面形狀、縱坡、糙率、泥沙特性等)建立表面流速與過水斷面平均流速的關系(不能一成不變),也就是說; V斷面平均 = f(V水面)中的f函數是不確定的;
3)安裝位置應選擇水流平順(接近均勻流)的渠段,該渠段最好襯砌,且長度最好為20倍最大水深。